中队集结号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少先队动感地带 > 中队集结号

唱红歌,走红色之路,传承革命精神——东方红学校270班小组走进东山书院略记

作者:王霞 发布时间:2017-11-13 19:12:25 阅读:

  东山书院于清光绪二十一年(1895年)由原湘军将领、新疆巡抚刘锦棠及湘乡县举人许时遂、黄光福等人倡修,于光绪二十六年(公元1900年)建成。

  书院秉持“公诚勤俭”的校训和“唯才是教”理念,“废科举,兴新学”,打破传统书院的读经模式,脱离科举仕进的轨道,设立算学、格致、方言、商务四斋,分科造士,培养专业实用人才,开湖南新式教育先河。

  自书院创建至今,产生和培养了共和国开国领袖、将军、学者等数以万计的英才俊杰。

  

  东山书院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走出韶山,求学励志、成长报国的第一站。

  1958年9月10日,毛泽东主席为母校题写了“东山学校”校名。

  

  2017年10月8日早晨,东方红270班予瑞组、秋水组各成员及其他组的周烨彤、李浩宇等17名同学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,一起来到东山书院,开始今天的亲子实践活动——“唱红歌,走红色之路,传承革命精神”!

  

  早到的同学先开心玩一玩!

 

  大家陆陆续续来了。开始唱红歌了!首先唱国歌,祝贺祖国母亲68岁生日快乐!

 

  “想飞上天,与太阳肩并肩,飞歌中队的时间,想做的梦,从不怕别人看见,270班都能实现……”最后再唱唱我们飞歌中队队歌《我相信》!

  

  有幸请到瑞杰妈妈的朋友——东山书院负责人苏院长!苏院长教孩子们怎样去学习了解毛泽东立志成才的!

  

  1910年秋,少年毛泽东来此求学,因作文《立志》立志高远,饱含救国救民之情,被堂长李元甫破格录取。门房,就是做此文章之地!

  

  书院建筑外围环绕着清澈的便河,有绿树红花,莺鸣清脆。书院正门所对的石桥旁边的古井是师生取水的地方,紧邻古井巨石上面则刻有当年毛泽东在此求学时所做的《咏蛙》诗:

  独坐池塘如虎踞,

  绿杨树下养精神。

  春来我不先开口,

  哪个虫儿敢作声。

 

  齐朗诵!

  

  河里的鱼儿吸引着孩子们!

  

  

  跟随讲解员李老师进去书院正门!

  

  书院正厅匾额上是东山学校的校训“公诚勤俭”;内柱有楹联“公毕方将私治,师严然后道尊”

  

  认真记笔记的宝贝们分外可爱!

  

  来到了毛泽东当年的寝室!

  

  “我看到了,看到了毛泽东那个时候睡的床!”

  

  继续前行,到了当年毛泽东就读的教室!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

  出了书院,去子任楼瞻仰毛主席铜像!

  

  

  大家一起来合影!

  

  

  

  东山书院的石桥麻石路上留下了270班17名同学践行的脚步。我们相信,这短短的一次“红色之旅”,带给孩子们的是满满的收获与心灵的洗涤。


分享至手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