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教师频道 > 精品课例

《地震中的父与子》教 学 案 例

《地震中的父与子》
作者:    王红平
2006年11月1日,湘乡市教学开放日活动在我校举行,我执教了《地震中的父与子》一课。
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,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,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其同伴的故事,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。课文编写的意图是让学生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,学会爱人,增强做人的责任感。经过反复地研读文本,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:1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与子的“了不起”。2、继续感受借外貌、语言、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,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,积累文中描写人物外貌、语言、动作的佳句。教学重点定位为: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与子的“了不起”。 设计理念遵循如下几条:1、抓住文眼,删繁就简,简简单单教语文;2、潜心会文,充分悟情,真真切切教语文;3、听说读写,水乳交融,扎扎实实教语文。
教学实录:
一、   创设情境,导入课题
1、        师:“同学们,1994年1月17日,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。请看一段录象。”
2、        师点击CAI,播放影片《洛杉矶大地震》片段,学生观看。
3、        师:“同学们,能谈谈你此时的感受吗?”
4、        生:“我觉得地震真恐怖!”
生:“我觉得洛杉矶大地震真是一次大劫难!”
5、        师:“确实,这次灾难惊心动魄,至今忆起仍令人心有余悸!它让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内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,几十万人无家可归。断裂的桥梁、倒塌的建筑不计其数,哀鸿遍野,无数的人葬身其中。但在这次灾难中,也上演了许多感天动地的故事!今天,我们就要来学习其中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。”
6、        师板题:《地震中的父与子》。
 
(良好的开课是成功的一半。用美国灾难大片及教师语言渲染来创设情境,既深深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,又让学生对课文背景——“大地震”有所感受,为教学重点——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打下基础。
二、  检查预习情况,了解学情。
1、        生齐读课题。
2、        师:“你们能从课题读懂些什么?”
生:“我知道了课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地震中。”
生:“我知道课文的主人公是一对父子。”
师:“你们可真会审题!”(在课题“父”“子”下打上着重号。)
3、        师:“预习是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!通过课前预习,关于课文内容,你们已经知道些什么?”
4、        生:“我知道了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位执着的父亲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,在废墟中挖了39个小时,终于将儿子救出的感人故事。”
师:“预习得不错,你精练地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。”
生:“我知道这篇课文歌颂了伟大的父爱。”
师:“你领会了文章的主旨,很好!”
……
5、        师:“这对父与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初步印象?”
生:“我觉得地震中的父与子很幸福!”
(听众席与学生中发出嗤笑声,该发言学生脸红了。)
师:“你为何这样说?”
(用亲切的目光和笑脸期待、鼓励着)
生:“因为父亲不顾一切地拯救了孩子,他们重逢了,与那些在灾难中丧失生命的人相比,他们是幸福的!”
师激动的:“劫后余生,多么幸福!他们的幸福是靠自己创造的!你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独特的感悟,真好!”
(不再有人暗笑,而是赞赏的目光向她投来。)
(对学生的回答,我们要仔细倾听,不要轻易否定。当学生回答与“期望答案”不符时,不要武断了事,更要耐心疏导,不要让预案牵着鼻子走,应把握生成,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感悟,以演绎精彩。)
师:“还有新的见解吗?”
生:“他们很伟大!”
师:“说父亲伟大还恰当,说儿子伟大似乎不妥,有更贴切的词吗?”(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感悟并不意味着丧失评价标准,教师应始终不忘自己“平等中首席”的身份,对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出现的偏颇应加以引导。)
生:“了不起!”
师:“作者也在文章的结尾发表感慨,说他们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!那再让我们带着对这对父子的钦佩之情齐读课题吧!”
高年级的初读环节完全可以放在课前,使课堂教学更高效。在初读检查中,我巧妙地将了解学情与引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结合在一起,以学定教,顺学巧导,发挥了初读教学的多重功能。)
三、  引导生潜心研读文本,自主感悟,作好批注。
1、        师:古人说“读书要讲求方法:先把书读薄,再把书读厚。读薄——知其要点,取其精华;读厚——反复涵咏,入境体会。”看来你们在课前已把书读薄了,让我们一起在课内把书读厚吧!
(课堂教学中,教师一定要有计划性的对读书、学习方法加以渗透、指导,因为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”,“教是为了不教”。
2、师: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全文,思考、划记:文章什么地方最能表现这对父与子的了不起?把最触动你心灵的文字多读读,多想想,并作好批注。
3、生充分地自读自悟,作好批注。师巡视指导。
(新课标指出:“阅读教学是学生、教师、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。”要真正落实“三维对话”,关键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性阅读、个性化建构的时间,“磨刀不误砍柴工”啊。“批注”式导读虽然使课堂寂寞一时,但却能让学生自由自在地“以我笔写我心”。“批注”虽使课本变得不再那么整洁,但它却与“不动笔墨不读书”的古训如出一辙。学生岂止是在批注文章,更是在批注个性、批注思想,在用心聆听文字背后的声音。)
四、  研读文眼,感受父亲的了不起。
1、        师:你们从哪些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?
2、        生:我从这儿体会到了父亲的了不起:“他挖了8小时、12小时、24小时、36小时,没人再来阻挡他。他满脸灰尘,双眼布满血丝,衣服破烂不堪,到处都是血迹。”
师:为什么?
生:他一直在挖着,不把儿子救出来不罢休,他是多么的坚韧不拔啊!
师:你真会体会!  同学们,在老师看来,这两句话简直就是一首诗,每一句都可以读出许多的联想。请你们自由地反复地深情地读读这一段话,看看自己读着读着,眼前出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形象?
3、        CAI出示文本1:“他挖了8小时、12小时、24小时、36小时,没人再来阻挡他。他满脸灰尘,双眼布满血丝,衣服破烂不堪,到处都是血迹。”
学生自由悟读。
4、        师随机采访学生: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形象?
生:他是多么地爱自己的孩子,为了孩子,宁愿冒着生命危险!
师:能带着这种体会读读吗?
生深情地读着。
师:你很善于体会,你的朗读打动了我!
师:你呢?有不同的体会吗?
生:我看到了一位坚强刚毅的父亲!他挖了那么长时间都没放弃!
师:你能读出父亲的刚毅来吗?
生:试试,“他挖了8小时、12小时、24小时、36小时……”
师:很好,读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!
师:还有想谈谈的吗?你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形象?
生:我看到了一位执着、不达目的决不罢休、责任感很强的父亲!
师:当你体会到这些,又会怎样来读这两句话呢?
生声情并茂地读。
师:你在用你的心感悟和朗读课文!
(新课标指出:“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,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。”“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,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。”我们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,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,让学生“个性化”地读书。所以我设计了“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形象”这样开放性的问题,旨在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独特理解。)
5、        师:现在我有一个问题——课文这样写“他挖了8小时、12小时、24小时、36小时,没人再来阻挡他。”作者为何要如此不厌其烦地写出时间的流逝?为什么不精练地写:“他挖了36小时,没人再来阻止他?
生:这样写出了父亲挖得很艰难。
生:这样突出了父亲挖了很长的时间。
生:这样写出了不断有人阻止父亲。
师:36小时是多长的时间呢?
生:两个白天一个黑夜。
师:两个白天一个黑夜哪!两个白天一个黑夜中,父亲不吃也不喝,不休也不憩,一直在拼命地挖着,为的是——
生:救出儿子!
师:多么感人至深的骨肉亲情!让咱们带着这份感动齐读这两句话。
生齐读。
师:“没人再来阻挡他”,哪些人曾经阻挡过他?
生:救火队长、警察、失去孩子的父母。
师:咱们分角色读读,现在你就是救火队长,请你阻止他——
一生:“太危险了,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,请你离开。”
师:现在你是警察,请阻止他——
另一生:“你很难过,我能理解,可这样做,对你自己、对他人都有危险,马上回家吧。“
师:“现在你们都是失去孩子的父母,请阻止他——
生齐:“太晚了,没有希望了。”
(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描述的情境,在读中感悟。)
师:父亲听从了这些好心人的劝阻吗?他为何要如此倔强、执着呢?
生:因为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。
生:因为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:“儿子在等着我!”
师:是哇,一分一秒都不容耽搁呀!那父亲凭什么、凭什么断定儿子在等着他呢?
生:因为父亲曾多次对儿子说过:“不论发生了什么,我总会和你在一起!”
6、        CAI出示文本2:“不论发生了什么,我总会和你在一起!”
师:你们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?如果你的父亲也曾这样对你说,你会怎样想?
生:不管发生了什么危险,父亲都会来救我!
生:父亲会用生命保护我!
生:有父亲在,我什么也不用怕!
……
师:你们真是善解人意!是呀,这句话是父亲对儿子郑重的承诺,凝聚着深沉的父爱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哪!
(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,来换位思考,较好地突破了难点。课堂是师生对话的艺术,教师循循诱导,使学生的感悟拾级而上,层层深入。)
师:于是,当父亲看到一片废墟悲痛欲绝时,让他重新挺立的正是这句话——
生读:“不论发生了什么,我总会和你在一起!”
师:当众人来阻挡他,让他放弃是,回响他耳边的仍是那句话——
生读:“不论发生了什么,我总会和你在一起!”
师;当他筋疲力尽时就要倒下时,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——
        生读:“不论发生了什么,我总会和你在一起!”
        师:这句话是支持父亲的一盏心灯,在他心底亮着,让父亲成为一座大山,伟岸、坚强、执着!
7、师:让我们走出父亲的内心世界,回过头来看看父亲此时的模样。引读:“他满脸灰尘,双眼布满血丝,衣服破烂不堪,到处都是血迹。”
父亲为什么会成了这样?在这漫长的36小时里,会出现怎样的触目惊心的场面呢?同学们,请联系录象中的内容,闭上眼睛想一想,你看到了什么?
生:我看到父亲跪在地上,用双手拼命地刨着废墟,手掌手指磨破了,鲜血淋淋,可父亲全然不顾,还在竭力刨着。
生:我看到父亲正在费力地刨着,突然,从高空坠下一根房梁,正砸在父亲腿上,顿时,鲜血直流……我说不下去了
生:我看到父亲疯了似的挖着废墟,边挖边喊:“阿曼达,我的儿子,爸爸救你来了,你在哪儿?”
……
师:同学们,通过你们的想象,我感受到了一份血淋淋的父子亲情,看到了一个顶天立地、了不起的父亲!让咱们带着深深的敬意,齐读这两句——
生:“ “他满脸灰尘,双眼布满血丝,衣服破烂不堪,到处都是血迹。”
这一环节,是全课的重点环节,预案的初衷是想引领学生在“文本中走一个来回”,真切地感受父亲的了不起,在叩问文本、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培养语感,在情感陶冶的过程中培养高尚的情操。于是,我抓住全文的文眼——最能辐射全文的一段,最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一段,反复诵读,反复叩问,引导学生潜心会文,在读中感悟,在想象中感悟,在回味中感悟,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,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,让人物形象逐渐在孩子心中丰满、高耸, 从而让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,提升阅读的品质。)
五、  研读画面,感受儿子的了不起。
1、        感受儿子在废墟中顽强等待的画面,相机引导想象写话:《废墟下的阿曼达》。
师:儿子的哪些表现最让你感动、难忘呢?
生:“阿曼达在废墟中顽强等待的情景真令我感动。
师:“为什么?”
生:“因为阿曼达还只七岁,就能这样镇静,坚信父亲会来救他,说明他真的了不起!阿曼达的处境怎样?他在废墟下害怕绝望过吗?他会对自己、同学说些什么呢?请以《废墟下的阿曼达》为题,发挥合理的想象,把这一过程生动地写下来吧!“
生自由写话。
师:“请几位读读自己的大作。”
生:“在废墟下,孩子们艰难的呼吸着,阿曼达与其他十三个孩子紧紧抱在一起,黑暗、饥饿、恐惧一齐向他们涌来,他们瑟瑟发抖。忽然,阿曼达想起了父亲经常对他说的一句话:‘不论发生了什么,我总会和你在一起!’他镇静下来,对自己说:‘不用怕,爸爸一定会来救我的’想到爸爸,他越来越有勇气和信心,于是,他对同伴说:‘咱们不用怕,只要我爸爸活着,就会来救咱们!’……”
生:“……”
(爱因斯坦说:“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。”延伸、补充文本,引导学生想象、补写,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,也使文本更充实、丰富,实现了对文本的一种超越。也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了儿子的内心世界。)
师:“多么了不起的小小男子汉!在生死关头,始终牢记父亲的那句承诺——
生:“不论发生了什么,我总会和你在一起!”
师:“ 是父亲,让他信心百倍;是父亲,让他勇敢坚强;是父亲,让他冷静沉着;是父亲,让他坚持不懈!”
2、        感受儿子更加勇敢的画面,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。
师:“儿子还有令你们感动,让你们觉得了不起的表现吗?”
生:“阿曼达在获救的时候,让其余13个同学先出来,他走在最后的举动令我最感动!”
师:“是呀!阿曼达与父亲经历了39小时的生离死别,现在终于可以逃脱死神的魔爪了,他却这样说——”
指名读:“不!爸爸。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!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,我不怕。不论发生什么事,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。”
师:“儿子应该是第一个探出小脑袋来呀,因为拯救他们的是他的父亲呀!可是他却这样说——”
再指名读:“不!爸爸。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!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,我不怕。不论发生什么事,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。”
师:“听了儿子的话,此时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吗?”
生:“阿曼达真是一个勇敢、舍己为人的小小男子汉!”
生:“是父亲的承诺让阿曼达如此敢作敢为,我从中领悟到:爱是可以传递的,信念是可以感染的!”
师:“是的,我们欣喜地看到——儿子受父亲的影响,已经懂得并学会爱周围的人了!”
(这一环节,将师生对话、悟读课文、想象写话水乳交融,较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。)
六、  总结全文,升华情感。
1、        深情朗读结尾,感受父与子的幸福。
师:“就这样,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,凭着坚定的信念,凭着对彼此的深深信任,凭着永不言败的坚持精神,谱写了一个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!谁愿意深情地读读故事的结尾?
一生:“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,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。”
师:“让我们一起扣住‘了不起’、‘无比幸福’、‘紧紧拥抱’这些字眼,一起来祝贺这对劫后余生的父子吧!”
生齐读:“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,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。”
2、        生畅谈读后的最深感悟。
师:“学完这个故事,你最想说什么?
生:“我想说:父爱同样是伟大的!”
生:“父爱,可以拯救一切!”
生:“爱,往往创造奇迹!”
课堂虽已接近尾声,但此时学生内心的情感却在澎湃着,内心的激情却在涌动着。安排这样的环节就是让学生将真情喷涌而出。但结果不尽如人意,面对这样开放性的提问,学生仅从一个层面谈出了感悟。现反思:教师若能随机应变,在此基础上再点拨:“还有与众不同的感悟吗?”我相信学生一定能多角度、有创意地让课堂“风声水起”,一定有学生会说:“信念,最能铸就成功!”“坚持就是胜利!”……诸如此类精练而有思辩色彩的语言来。)
3、  师送配乐小诗,升华情感。
师:“当老师第一次读完这个意味深长的故事,就想到了一首小诗,现在把它送给大家——‘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,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!这个人就是父亲,这种爱就叫父爱!”
4、        师生齐诵。
(在悠远的旋律中,教师带着真挚而深沉的感情吟咏小诗,极具感染力,许多听众和学生的眼中泪花闪烁,师生的情感再度激荡,达到了荡气回肠和余音绕梁的效果。)
七、  布置作业:
课外阅读朱自清的父爱名篇——《背影》,感受中国式父爱,试与《地震中的父与子》表现出的美国式父爱相比较。
语文教学要立足课内,放眼课外,要建构开放的课堂,引领学生多读好书,精神得以滋养。作业布置要精心设计,多布置综合性、实践性、探究性强的作业。)
 
全课反思:
课堂亮点:
1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引领学生潜心研读文本,披文入境,感受到了父与子的“了不起”,体会到了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浓浓的父子亲情;
2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引领学生“走进文本”、“走出文本”,通过反复悟读、想象悟情,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,丰富了人物的形象,理解了人物的行动;
3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较好地建构了对话的课堂、感悟的课堂、情感的课堂、诗意的课堂;
4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珍视了学生独特的体验,较充分地体现了个性化悟读。
 
不足之处:
1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引领学生想象“父亲为何成了这般模样”,点拨欠到位,导致学生思路不开阔;
2、          引领学生想象“废墟下的阿曼达”,学生写不到位,点评欠火侯;
3、          学生谈最深感悟时,教师提问欠妥,导致“开放性”不够。
来源:湘乡市东方红学校 作者:fjqkk 2007-11-12 17:25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